1月23日生利能源與屏東大學文化創意學系林思玲教授攜手合作辦理「屏東枋寮文資小旅行」活動,主要目的是希望串聯生利能源太陽能光電案場內石頭營軍事遺跡與周邊歷史文化資產,規劃出兼具永續環境與歷史文化共存共融的觀光小旅行路線,藉此帶動屏東枋寮鄉及周邊村落的觀光資源,活化地方發展。
生利能源與屏東大學文化創意學系林思玲教授攜手合作,於1月23日舉辦屏東枋寮文資小旅行活動。
穿越歷史長廊 探訪永續淨水資源奧秘
本次活動除主辦單位屏東大學林思玲教授外,亦邀請屏東科技大學土木工程系丁澈士教授,以自身水利工程、水文地質生態學的研究專業,帶領學員們一同穿越歷史長廊,參觀於日治時期西元1925年,由水利工程師鳥居信平所建置的力里溪伏流水灌溉系統。丁教授表示,力里溪伏流水圳屬於長流型水利設施,至今保留完整功能,僅需小規模的清淤和維護,利用自然力量就能有效過濾水質,營運至今90多年,仍穩定供應當地農用與民生用水,更在地方人士的極力奔走下,於2019年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指定登錄為歷史建築,其近百年來的歷史文化脈絡與低碳永續淨水功能,與生利能源舉辦此活動主題相呼應。
丁澈士教授表示,力里溪伏流水圳近百年來的歷史文化脈絡與低碳永續淨水功能,與生利能源舉辦此活動永續環境與歷史文化共融主題相呼應。
不能錯過的三級古蹟 石頭營聖蹟亭
另一個位於生利案場周邊的景點則是位於玉泉村大響營段的三級古蹟—石頭營聖蹟亭,林思玲教授說明,聖蹟亭是過去受儒家思想薰陶之下的產物,常設於衙署、書院、城池等處,又可稱之為為惜字亭、敬字亭,供前人焚燒字紙公文與祭祀先師倉頡、文昌。聽完解說後現場立即就有學員表示,自己曾多次經過此地,卻從未注意與探究其歷史背景與由來,直到今天聽完林教授解說後才恍然大悟。
位於玉泉村大響營段的石頭營聖蹟亭在過去是供前人焚燒字紙公文與祭祀,受儒家思想薰陶下的產物。
最後一個行程則是前往生利能源位於枋寮鄉新開村的太陽能光電案場,由林思玲教授率先說明在發現石頭營碉堡後,生利能源為完整保留案場內的所有軍事遺構,針對施工工法所做的改變,以及為保護碉堡不受工程擾動的維護計畫,並且與屏科大合作進行碉堡監測,以實際數字證明碉堡未受干擾。
太陽能光電小知識 破除固有迷思
生利能源同仁也在現場為學員們解說有關太陽能的光電小知識,透過對太陽能的基礎認識,讓學員們了解太陽能板的反射光並不會影響周邊居民生活,更不會產生有毒物質溶出影響生態環境,以及太陽能系統不再運轉時,地方政府環保局將會回收太陽能板,回收的經費在開發時也已繳交地方政府。
生利能源同仁亦表示生利案場開發面積不到40%,並且以三大施工原則保存軍事遺跡,同時為維護生態平衡,案場已設置排水道、滯洪沉砂水保設施,開發期間歷經數次颱風豪雨侵襲皆安全無虞。滯洪池設計高度遠高於重創南部造成嚴重災情的莫拉克颱風,從案場開發前後的降雨量以及災情,明顯看出水保設施有效發揮其功能,讓地方居民能免於淹水致災。
生利能源同仁向學員們說明案場內部水保設施的規劃,有效發揮功能也讓地方居民能免於淹水致災。
全台第一座結合環境永續、歷史文化的光電案場
小旅行的最後,來到行程的重頭戲石頭營軍事碉堡,林思玲教授除解說其歷史背景外,更讓學員們按梯次分批進入碉堡內部參觀,學員們紛紛驚嘆這是第一次實際走進軍事碉堡裡感受戰地文化,並分享活動心得表示,在聽完生利能源同仁的解說後,感受到生利能源對於地方共存共融理念的誠懇態度,今日參訪,除了消彌了過去對於太陽能光電的誤解與迷思,同時肯定生利能源對保存文化資產的用心,期待文資綠能園區完工後,能儘快開放參觀,而生利能源也表示,未來也將持續朝全台第一座結合環境永續與歷史文化的光電案場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