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利能源位於屏東枋寮的太陽能光電場,是全臺灣第一個遭遇文化資產保存議題的光電開發案。生利秉持企業社會責任精神,與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林思玲教授簽訂產學計畫,研議場區內軍事文化遺產保存方案,爾後主動提報在第一期工程施工時所發現的A、B碉堡及觀測所登錄「歷史建築」。在2022年1月22日邀請各界專家學者齊聚國立屏東大學,舉辦「軍事文化遺產保存與活化論壇」,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30文化指標「文化資產投入」為主題,包括國立金門大學曾逸仁教授、國立屏東大學林曉雯副校長、國立高雄大學陳啟仁副校長、文藻大學謝忠志教授等國內專家學者,共同分享軍事文化遺產保存與太陽能光電教育學理與經驗。與會貴賓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郭吉清理事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丁澈士教授等人也都針對該議題發表寶貴的建議。論壇圓滿成功,為生利能源將來屏東枋寮太陽能光電場內軍事文化遺產保存與文資綠能園區經營提供建設性方向。
圖一:生利能源委託國立屏東大學舉辦「軍事文化遺產保存與活化論壇」,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二戰軍事遺跡石頭營與綠能開發如何共創雙贏(第一排從左到右依序為計畫主持人林思玲教授、文藻大學謝忠志教授、國立屏東大學林曉雯副校長、國立高雄大學陳啟仁副校長、生利能源林恬宇董事長、生利能源張淑雯副總、國立金門大學曾逸仁教授;第二排左一為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郭吉清理事長、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丁澈士教授)。
借鏡金門及高雄保存經驗 探討石頭營軍事文化遺跡保存活化方向
論壇中國立金門大學曾逸仁教授與高雄大學陳啟仁副校長,透過指標性軍事文化遺產保存活化案例探討石頭營軍事遺跡未來保存活化方向。曾逸仁教授分享了金門軍事文化遺產的保存經驗與現況,詳細剖析金門軍事文化遺產保存的困境。曾逸仁教授在論壇中也以金門雙乳山坑道古蹟修復再利用計畫為例,他認為不論是金門或是枋寮石頭營的軍事遺跡,若是有良好的經營管理,將可促進地方發展,也可避免遺跡保存後因沒有良好的經營管理而造成所有者及政府的負擔。陳啟仁副校長則以高雄半屏山二戰軍事遺址調查研究成果及保存策略提供借鏡,並指出高雄沿海地區二戰軍事遺址與屏東枋寮石頭營二戰日軍軍事遺跡,同屬日治時期「高雄要塞」防禦區的一環,後續應以跨縣市「系統性」的考量做為它們未來保存與活化再利用的原則。陳啟仁副校長認為保存與開發經過適當的做法,是可以共存共融、共創雙贏的。
永續發展目標(SDGs)科普推廣 生利文資綠能園區深具潛力
除了針對軍事文化遺產保存與活化做深度的探討之外,國立屏東大學林曉雯副校長更於論壇中分享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下的太陽能光電教育及科普教育推廣,她以林邊鄉智慧微電網示範、導向學習及各式綠能教育活動等教學案例,提供未來綠能教育推廣的方向。林曉雯副校長認為科普教育除了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與自己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科學知識,也能透過腦力激盪與創意思考培養面對未來環境變遷的能力。相信生利文資綠能園區將有發展科普及光電教育的潛力,未來國立屏東大學亦可提供教育資源,共同為文資綠能園區的經營,規劃科普教育活動。
全臺第一文資綠能共融光電廠 產學合作共同研擬最適活化方案
論壇最後透過綜合討論時間,邀請生利能源分享自工程施工發現場內軍事遺跡開始後的階段性努力結果,生利能源林恬宇董事長表示,從案場內發現軍事遺跡開始,生利即與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林思玲教授進行產學合作,研擬合適的保存方式,包括A、B碉堡的保存加固與附近的工程繞道,以及未來施工範圍中如何與軍事遺跡範圍不重疊的方式,並且主動提報A、B碉堡及觀測所登錄歷史建築。未來將持續秉持地方共好、環境兼容的理念,投入更多人文關懷永續經營綠能產業。後續生利文資綠能園區的建置,能夠以點、線、面的方式串聯在地的文化資產,推展地方文化觀光,讓生利文資綠能園區成為臺灣,甚至東亞少數幾個運用新能源賦予軍事遺產新生命的光電案場。
圖二:「軍事文化遺產保存與活化論壇」講座海報。
1月23日舉辦參訪活動
為落實推動生利能源文資綠能園區保存活化文化資產並與地方共存共融的決心,論壇舉辦後的隔日(1月23日)即委由林思玲教授規劃與地方文資相關的參訪活動。上午帶領學員參訪鄰近生利能源文資綠能園區的力里溪伏流水灌溉設施、枋寮石頭營敬字亭等文化資產,並由丁澈士教授與林思玲教授導覽解說。中午在春日鄉享用排灣族美食祈納福。下午安排學員參觀生利能源文資綠能園區的太陽能光電設施與提報歷史建築的A、B碉堡,許多學員在安全防護齊全的情況下進入B碉堡內體驗碉堡內的空間。參訪活動不僅可讓民眾認識案場附近珍貴的文化資產及軍事遺跡,並且活化文化資產並帶動地方發展。
圖三:學員進入生利能源光電案場,參觀以及已獲得文化資產列冊追蹤的石頭營軍事碉堡,認識案場附近珍貴的文化資產及軍事遺跡。